天然牙微创美学修复新进展与新技术巡讲南昌站圆满落幕

天然牙微创美学修复新进展与新技术巡讲南昌站圆满落幕

花开有期,春意盎然,4月1-2日,由《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刘峰美学修复与种植团队携手推出的“天然牙微创美学修复新进展与新技术”全国巡讲课程在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式开启,由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教研室承办。现场学术讨论热烈,通过两天系统地理论学习与实操练习,大家收获满满,本次巡讲课程取得了圆满成功,垂直牙体预备技术和BOPT理念在江西革命老区正式落地,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口腔同仁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这项技术,造福更多患者。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李志华教授为本次课程巡讲进行了致辞,李志华教授说,刘峰美学修复与种植团队此次来到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对于当地学者和同行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此次学习和操作,希望能够让江西的口腔修复学有所进步,更上一个台阶。口腔医学的一个目标是医疗,另外一个目标是美学,最终是让患者的口颌系统实现功能健康稳定和美观。希望广大口腔同仁能够走出暂时的学科困境,真正将自己专业的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和魅力展现出来,为患者提供优质、可信赖的医疗服务。最后,李教授提前预祝本次学术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感谢刘峰美学修复与种植团队的成员给与的大力支持。

刘峰主任医师首先带来了“微创美学修复新进展——垂直型牙体预备、BOPT和微创瓷贴面修复”的系统内容,垂直型牙体预备技术与传统水平型预备的基牙不同,其在轴面上没有唯一的终止线,而是形成一段移行的终止区,与水平型预备技术相比,垂直型预备技术有利于保存更多的牙体硬组织,尤其在基牙颈部。BOPT技术即生物导向预备技术(Biologically Oriented Preparation Technique),其核心是垂直型预备和软组织塑形。垂直型牙体预备后通过重衬临时修复体的边缘和精细抛光获得具有软组织塑形效果的临时修复体。当临时修复体效果稳定、令人满意后,制取终印制作永久修复体。

井冈山大学副校长廖岚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数”你最美——数字化助力微创美学修复的精彩内容,首先带大家明确了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的区别,虽然只是顺序差异,但两者的内涵完全不同,数字产业指的是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而我们日常临床工作中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医疗服务的场景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属于技术端,而产业数字化属于应用端。接着廖岚教授从一例存在复杂美学缺陷的病例入手,介绍了关于口腔美学缺陷四个方面的考量——硬组织、软组织、空间和面部,以及前牙区美学修复病例和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思考,例如在设计方面,DSD软件、电子面弓、虚拟?架、面扫口扫等的应用,在牙体预备操作中,导板引导牙体预备方式和显微牙体预备技术的应用等。之后,廖岚教授通过几例数字化临床病例,向大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目前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具体应用现状。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李祎副主任医师主要针对微创美学中的垂直型牙体预备和BOPT技术体系的相关技术和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刘欣然博士则主要介绍了各类激光的原理以及在口腔微创治疗的应用。干货满满的两天课程让各位学员收获满满,也为临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启发。

在课程最后,廖岚教授对本次巡讲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对刘峰美学修复与种植团队为大家带来的本次授课表示了感谢,本次巡讲让大家系统地了解了垂直牙体预备和BOPT理念,同时巡讲的顺利举办也离不开厂商的支持,企业的创新是其生命力的体现,通过将产品不断更新迭代,企业才会长久生存,廖岚教授表示希望未来更多医生能够一起与企业通过医技合作,共同提高江西省口腔修复的水平。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巡讲课程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希望能够让垂直牙体预备和BOPT理念真正在江西落地应用,更多口腔同行在临床工作中使用这项技术,造福患者。

来源:今日口腔

本文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更多查询请 → 在线咨询客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