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引起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组织吸收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目前种植牙已经成为修复缺牙的主要方法,技术相对来说是比较成熟~但是,有些人的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组织会出现吸收、萎缩等情况,下面来详细介绍下种植体周围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目前种植牙已经成为修复缺牙的主要方法,技术相对来说是比较成熟但是,有些人的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组织会出现吸收、萎缩等情况,下面来详细介绍下种植体周围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引起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组织吸收、萎缩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你知道吗?打算或已经做了种植牙的牙友们,建议看完本文。

虽说种植牙目前的成功率已经高达98%左右,术后一年的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平均吸收量为0.91.6mm,随后每年的吸收量减少到0.050.13mm;但有些会因术后护理不当、不良习惯等引起种植体周围炎,以至于导致种植失败。

具体说下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组织吸收及萎缩的原因:

原因一牙菌斑:

牙菌斑大量聚集是引发种植体周围炎的始动因素,全口菌斑指数2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出现种植体周围炎。

原因二牙周炎:

牙周炎的顾客发生种植体周围病变的风险更大,有慢性牙周炎病史相对于牙周健康的顾客而言具有更高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分别为28.6%和5.8%。

有牙周炎做种植牙后10年的失败率约为9.5%,非牙周炎做种植牙后10年的失败率只有3.5%。

原因三长期抽烟:

抽烟也是引起牙周炎、种植体周围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为9.2%,比非吸烟者高5.3%。

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有很强的血管收缩性,直接影响血供和营养物质的输送,吸烟时释放的化学物质是对牙槽骨周围组织造成破坏的酶。

原因四超负荷咀嚼:

用种植牙长期啃坚果、啃啤酒瓶盖子等,超大负重咬合,可能会导致基台的上部构造发生变化、基台螺丝松动的发生率,在安装种植体后的检查中为649%。

正常情况下使用种植牙头一年,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2 mm者为32%、3 mm者为10%;在种植510年后,约20%顾客和10%种植体会受到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所以种植后一定要做好护理。

本文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更多查询请 → 在线咨询客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