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欢迎收听正畸运营每日一问!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管理中的常见场景:当客户多次推迟复诊后再次出现,我们该如何沟通。
想象这个画面:一位客户再次来到诊室,他的笑容有些勉强,语气带着歉意:”医生,真不好意思,前段时间工作太忙,又临时有事…” 说话时,他的目光有些游移,没有完全直视你,手指不自觉地捏着预约单。
让我们来解读这些微妙的情绪信号:
勉强的笑容和道歉的语气:这表明他内心清楚爽约的影响,带着明显的愧疚感。
游移的目光:这是内心不安的表现,他担心会被责备或被认为是个不配合的客户。
捏着预约单的小动作:透露了他此时的紧张和局促,像是在等待”审判”。
把这些细节串联起来,你面对的是一位因多次失约而感到尴尬的客户。他的核心情绪是 「愧疚」与 「担心失去信任」 ,此刻最需要的是得到一个台阶,重新建立连接。
这时,任何带着责备的”终于来了”或”这样会影响效果”都会加深他的心理负担。高情商的回应,是用包容化解尴尬,用专业重建信心。
你可以给他一个真诚的微笑,用温和的语气说:
“没关系的,生活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安排,我们都能理解。”
——这句话瞬间卸下了他的心理防备,表达了充分的体谅。
紧接着,把焦点转向积极的解决方案:
“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能继续推进。这次我们会仔细检查,帮您把牙齿调整到最佳状态。”
——用”继续推进”代替”耽误进度”,用”调整到最佳状态”代替”补救问题”,传递积极正向的信息。
最后,用合作的姿态规划未来:
“为了保证最终效果,我们可能需要一起把后续的节奏稍微优化一下。没关系,我们一步一步来,把治疗顺利完成最重要。”
看到了吗?你没有纠缠于过去的失约,而是用理解和专业,把客户从”愧疚的失约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你给了他重新出发的勇气和信心,这往往比强调规则更能赢得客户的配合。
好的沟通,就是在别人忐忑不安时,送上一个台阶,把目光投向共同的前方。
希望这个案例,能给你带来启发。
本文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更多查询请 → 在线咨询客服